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人才政策宣传解读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3-02-24 10:21 来源:本网站

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边丽艳: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们继续就“人才新政30条”做有关介绍和政策解读。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嘉宾有:哈尔滨市人社局局长郑喆;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国明;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栾枫;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炳睿。

首先,请哈尔滨市人社局局长郑喆做主旨发布。

哈尔滨市人社局局长 郑喆

哈尔滨市人社局局长 郑喆: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人社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部署,以服务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建设为核心,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各类人才关心、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人才新政30条》中,对在加强我市“顶天立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壮大“铺天盖地”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哈,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推出以下重要举措。

一是突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带动作用。在“人才新政30条”中通过对市级、市级重点和市级卓越领军人才梯队给予3-5万元的梯队建设经费支持,给予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每月500-2000元科研补贴,鼓励梯队带头人科研攻关和转化科研成果,从而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雁阵”,为我市培养一批具有研发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带动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长期持续发展。通过对新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基地给予单位20万元建设资助,对引进的博士后、博士给予5万元科研启动费及每月3000元连续不超过3年的生活补贴,以此促进博士在哈开展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合作攻关破解我市“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突出提升高校毕业生留哈的吸引力。市委、市政府对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非常重视,“人才新政30条”中通过提供生活补贴、安家费适当降低生活成本,吸引高校毕业生稳定留哈。具体讲就是“对全职引进的统招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及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高级技工班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500元连续3年的生活补贴”。人才新政30条减化了条件要求,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即可享受补贴;覆盖层面扩大到县域的范围,资金全部由市本级财政负担,补贴力度基本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三是突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为支持高校毕业生留哈创新创业,“人才新政30条”中对个人创业可提供最高20万元担保贷款额度;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按每人20万元计算并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的10%,上限为300万元,按规定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同时,每年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竞赛方式遴选优秀创业项目予以支持,对创业和创意类项目分别给予20万至5万元的奖励,以此促进更多参赛项目在我市落地,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哈创业。

四是突出优化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为壮大我市的技能人才大军,以奖励树导向,对取得重要成果和表彰的技能人才给予奖励,“人才新政”中对在精密加工、智能制造、数控技术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的给予每月1000元、800元、500元连续5年的生活补助;对评为“大工匠”和“首席技师”的给予5万和2万元奖励。对代表我市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技能大赛、省级一类技能大赛前三名选手,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一次性奖补。以此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技能人才提升技艺水平、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五是突出加快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鼓励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并支持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优做强,为人才引进和流动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人才新政30条”中,对国家、省、市级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分别给予300万、200万、100万的经费支持,对产业园发展贡献突出的独立营运商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市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新入驻机构,根据绩效评估将给予奖励,并按“三免两减半”的标准给予房租补贴。对社会中介机构等为在哈企业全职引进的A、B类人才,每引进1人给予20万元奖励;C、D类给予10万奖励。以此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端人才市场化配置,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精准引才服务,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人才新政30条》的具体要求,针对上述内容迅速出台实施细则,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办理便利度,营造更优的政策保障环境、事业发展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为哈尔滨市人才事业的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主持人 边丽艳:感谢郑局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哈尔滨市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人才新政30条”出台后还会有哪些促进作用?

主持人 边丽艳:这个问题请张国明副书记回答。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国明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国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统筹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强盛依靠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长期以来,我市聚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人才的主体性支撑,实施人才引领驱动,我们的思路和举措是:

一、强化培训赋能,创新育才模式。聚焦人才培养,优化师资培训,近3年累计投入5800余万元,培训教师26.4万人次。一是创新培训支持体系。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库和60个名师工作室,累计培养特级教师146名、正高级职称教师174名、省市级名师1.2万余名。二是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持续开展乡村教师进名校、紧缺学科培训下乡等活动,每年组织乡村教师培训1万人次。三是创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培训人才库,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

二、搭建施展平台,营造成才环境。搭建自我展示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领校长教师健康成长。一是构建校长协同成长新格局。组建57个校长发展共同体,带动650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发展潜质学校协同发展。二是搭建教师展示平台。以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示范校为载体,全面开展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借助“中国好老师”公益平台,组织41所“好老师基地校”展示我市教师精神风貌。每年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

三、完善改革举措,用心留才聚力。拓宽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创新引才机制,完善招聘制度。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师资。去年通过校园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录用公费师范生等多种方式招聘教师2千余人。二是深化“县管校聘”改革。积极推进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区域内师资配备优质均衡发展。在新区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效激发了校长教师队伍活力。三是规范中小学职称管理。采取岗位动态管理、校内特设岗位、职称退2晋1等创新性举措,缓解基层教师职称评聘紧张局面。

“人才新政30条”的出台必将对我市教育人才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人才管理的机制更为灵活,进一步完善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机制,开辟了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有效扭转了人才短缺和流失带来的不利局面。人才创新创造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评审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建名师工作室等途径,激励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浓厚的“惜才、爱才”氛围,更好地留住、用好和培养人才。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教育实际,落实好“人才新政30条”,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担负起全市教育振兴发展的光荣使命。

记者: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民生之需,其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我市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未来有哪些考虑?

主持人 边丽艳:这个问题请栾枫主任回答。

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 栾枫

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 栾枫:首先,向各位介绍哈尔滨市卫生健康系统基本情况: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含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和疾控中心、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共计4768个。其中,三级甲等医疗机构26个。全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10万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万人,其中:医生3.25万名,护士3.64万名。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人才工作要求,将人才队伍建设融入公立医院“精专特”发展战略、融入“大专科、小综合”建院模式、融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确立临床重点专科24个,建设领军人才梯队34个,2家医院获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荐评选出一大批龙江名医、名中医、政府特贴获得者、省市级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围绕我市人才新政30条,市卫生健康委将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遵循卫生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持续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用好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市人才新政30条,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多形式、多渠道自主引才。指导医疗机构,既要具备超前的战略定位,又要着眼地域实际和医院发展实际,树立科学的人才引进理念,既要引才又要屯苗,在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优秀医疗团队的同时,扩大招聘规模和范围,预计招聘1700人,加强人才储备。

二是夯实人才培养引领。实施临床科研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建设,活跃医疗机构优势学科建设,鼓励科研成果反哺临床诊疗,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新技术、适宜技术推广,紧密与省内医学院校的合作互动,打造名医工作室,形成医、教、学、研四位一体合力。通过培养选拔一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激发医疗卫生人才内生动力;通过建设一批重点领军人才梯队,提升医疗卫生人才竞争力;通过奖励一批成果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激活医疗卫生人才创造力。三是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以促进人才发展为目标,强化医疗卫生人才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健全以服务水平、质量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和激励作用。

    我们卫生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落实“健康哈尔滨”目标任务为主线,以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加强卫生健康人才建设。依托市人才新政30条中关于人才“引、育、留、用”相关政策,补短板,强弱项,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记者:哈尔滨新区六区叠加,在人才工作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实现率先晋位升级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主持人 边丽艳:这个问题请万炳睿部长回答。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万炳睿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万炳睿:自哈尔滨新区正式获批以来,国家和省市对新区发展寄予厚望厚爱,给予关心支持,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相继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职能全面整合,以新区建设为总牵动,以行政区体制机制为基础的“六区叠加”发展格局全面确立。

新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引”上拓渠道、在“用”上搭载体、在“留”上优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近年来先后推出“惠民聚才7条”“黄金30条”“新驱25条”等政策,在创业贴息、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区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专项人才政策。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哈尔滨新区杯”国家级产业链创新融通大赛,“以赛代招”集聚9个高水准人才团队+项目,协议引资额9.05亿元。扎实推进“十大基地”建设,与清华大学合作,选派4批次32名研究生到新区实践锻炼,与哈师大、哈商大等高校开展人才发展战略合作。成立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区产教联合体”7个。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3.5万人,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二是在搭建载体方面。聚焦四大经济,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生物经济产业园、创意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申建国家航天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十大未来产业科技园。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8户、累计达到925户,占全省25.7%,占全市39%。同创普润龙江学子产业园、联东U谷等开工建设,善行医疗、思灵机器人等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投产,为人才集聚提供载体支撑。

三是在优化服务方面。创新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市场化开展企业和人才服务;打造“智汇新区”人才服务品牌,三年来,推送招聘、政策等优质信息7800余条,阅读量690万次,关注量达4.2万。创新推出“融在新区·相约周五”活动,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百余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打造“企业人才吹哨,服务专员报到”的人才服务新模式,累计走访企业千余家。 

记者:请问张国明副书记,广大人才和社会各界对子女入学普遍关注,哈尔滨市是怎么做的?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张国明:“人才新政30条”出台后,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人才子女入学做好专属服务。按照“要优化人才环境,营造重才敬才爱才氛围,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服务水平”要求,我局制定了《哈尔滨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梳理细化工作流程,制定了我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流程图。我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按照《实施细则》,依据个人申请,在不增加大班额大校额原则下,就近从优统筹安置入学(入园)。在外地就读高中的高层次人才子女申请转学到我市就读的,根据与原就读高中阶段学校等级相当的原则,依规对等协调优先安排入学。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做好三方面服务。一是做好入学安置服务。召开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会议和各级招生工作培训会,建立完善联络员制度,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市、区、校三级联络员能够精准落实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提高服务人才实效。二是做好政策宣传服务。开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咨询电话,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宣传,让高层次人才了解优惠政策和办事流程。同时,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做好入学跟踪服务。实行“一生一策”,指导学校建立人才子女服务台账,加强人才子女入校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服务,开展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子女的教育服务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工作,用教育的优质服务营造引才聚才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哈安家落户、发展创业。

主持人 边丽艳:感谢张国明副书记。请继续提问。

记者:请问“人才新政30条”对于高层次人才在医疗方面的服务保障,有哪些关注?

主持人 边丽艳:这个问题请栾枫主任回答。

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 栾枫:市卫生健康委按照省人才振兴60条和市人才新政30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纵向扩展至各级公立医院,横向扩展至“候鸟”人才。我们出台了“六个优先”就医诊疗服务,包括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缴费、优先取药、优先安排住院,设立高层次人才接待处,由服务专员全程“一对一”陪同服务,选派副主任以上医师接诊;我们根据高层次人才就医体检情况建立红、黄、绿三种类型健康档案,区别情况进行指导,从绿色档案的健康干预、黄色档案的及时预防到红色档案的指导治疗,最大程度地提供细致、周到、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才健康安全。

记者:据我了解,哈尔滨新区正在实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能否给我们描述一下建成后的景象。

主持人 边丽艳:这个问题请万炳睿部长回答。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万炳睿:哈尔滨新区当前的一项重点人才工作就是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选址为深哈产业园核心区,占地1.53平方公里。人才社区将按照产业园区、居住社区、休闲商区等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集合体进行打造。

建成后,国际人才社区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在此找到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碰撞、共享,持续形成新的创新创业源头。社区建设一流的创业就业平台。依托深哈产业园,吸引集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国际人才工作站,为人才就业创业提供便利。配套完善的办公服务。政企服务中心提供商事登记、涉税服务、人才服务、政策兑现等百余项服务。洽谈室、会议室、培训中心、报告厅等配套,满足企业和人才各类办公需求。打造完备的居住生活条件。深哈万科城、融创观澜壹号等高端住宅小区、5栋1355套人才公寓、星级酒店提供优质居住条件。配建哈六中、新区一中、图书馆、医院等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地铁、智轨、公交、立体暖廊等便捷的交通体系,以及超市、商业街、人才公园等为人才提供优质生活条件。

主持人 边丽艳:   感谢万部长,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人才新政30条”3月10日正式实施。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帮助人才和所在单位更好地理解政策、使用政策,还请媒体朋友继续给予关注与支持。再次感谢媒体朋友,感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小龙问答机器人 hi!我是智小龙